设为首页服务简介网站地图
艾滋病烛光纪念日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万象

媒体七问北京暴雨:预警为何一上午连升两级?

  2 实际雨量为何大于预报雨量?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表示,形成此次降雨的主要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加强并向北抬升所致。

  19日下午,市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显示,19日夜间到20日白天北京地区有强降雨过程,累计雨量达暴雨量级,局地可达大暴雨量级。昨日一早,市气象台天气预报仍维持上述暴雨量级。

  数据显示,19日1时至20日24时,全市雨量监测站平均降雨量达203.5毫米,全市一共370个雨量监测站中,有348个雨量监测站超过100毫米,117站超过250毫米,4站超过400毫米。

  按照雨量分级标准,当24小时累计雨量超过100毫米为大暴雨,超过250毫米为特大暴雨。为何实际雨量大于预报雨量?

  有专家表示,此次降水过程总体而言预报比较准确,但局地的精确预报确实属于难题。中国气象局表示,因为大气系统里的降水是不均匀的。降水过程好比一盆往外泼的水,通常泼出去的水都是不均匀地落在地面上,会有被淋湿的地方,也会有没被淋到的地方,实际的落区也会与预计的落区有所差异。这就是出现大范围降水过程中局地可能会出现漏报与空报的原因。

  3 本轮降雨相比7·21强度如何?

  市气象局表示,昨日北京的降雨与2012年“7·21”特大暴雨对比分析来看,两次强降雨过程共同点为:过程雨量大、降水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不过,跟“7·21”相比也存在差异性,截至昨日24时,北京全市、城区平均雨量已经超过“7·21”的平均降水量,不过本轮降雨时间大于“7·21”的持续时间,雨强也没有“7·21”那么大。

  市气象局表示,2012年“7·21”主要受冷涡东移影响,本轮降水因黄淮气旋北上所致;对流性方面,“7·21”雨强大,达100.3毫米/小时,本轮降水雨强相对小,为56.8毫米/小时;在影响时间上,“7·21”降雨过程持续近20小时,本轮降水从19日1时截至昨日24时,达40余小时,并且降水仍在持续。

  在降雨量方面,“7·21”全市平均为170毫米,城区平均为215毫米,最大出现在房山河北镇,541毫米(水文站)。本轮降雨截至昨日24时,全市平均为203.5毫米,城区平均266.7毫米。最大为门头沟东山村,达443.3毫米。

关键词:媒体 北京暴雨 预警
三八妇女节百年百位杰出女性盘点
节能减排我承诺